2018纺纱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纺纱器材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与纺纱机械分会联席会议纪要
6月6日,中棉行协纺纱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纺纱器材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联席会议在山东泰安召开,棉纺、纺机以及纺纱专件器材行业的五十多位专家代表参加了该次联席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顾平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叶戬春主持。
高勇书记在出席会议时简要分析了行业当前稳态发展的原因。高勇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行业利润保持增长,直到现在仍在继续,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原料价格稳定。就棉纺行业而言,除了新疆地区的增长,其他在缩小,但总体发展平稳略有提高,这样的表现是稳定的国内外棉价差带来的,让行业在劳动力成本提升的背景下仍旧维持了当前的竞争力。此外,在化纤方面,纺织行业一般利润源于化纤,这两年石油价格较为平稳,使得化纤行业也保持了平稳的发展。高勇说,当前,纺织行业告别了规模化发展的路径,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进程,这样的发展模式需要纺机与纺织企业密切配合,将智能化装备进行行业的更好推广。
王树田会长在会议发言中分别从纺机贸易形势、智能制造以及行业如何跨越发展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他从大众关注的中美贸易现状出发,介绍了纺机行业的现状。据悉,2016年,中国纺机产品出口美国超过1亿美元,包括产业用设备、纺纱设备在内的几大类产品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竞争力。能够作为被征税对象是中国纺机行业的一种竞争力体现。作为市场化最早的行业,纺机行业发展经历了充分竞争,技术进步也很快,2017年国产设备的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80%,而此前在2000年左右这个数据还维持在一半的水平。在出口方面,从当年的15%,在近两年达到了20%左右,出口规模达约35亿美元。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行业呈现出了集中化发展的趋势。
就智能制造话题,王树田表示,智能化在如何能让企业过得更好的价值远高于智能化的相关定义确定或者规范。首先,行业当前的智能化是源于要素成本的上升问题,属于被动式推进,很多企业需要冒风险。因此,他很钦佩纺织企业在智能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为此,协会也在积极协调相关资源争取国家项目和支持。其次,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应加大对一些产业要素的考虑,比如对行业各工艺过程的数据整合,建立起行业的大数据,是行业进行持续突破创新的重要基础。
谈及行业如何告别追赶者的状态成为引领者,王树田坦言的确非常难。王树田表示,近五年行业发展非常累,但同时也很充实,因为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包括工艺问题、基础性研究问题等,我们的企业非常敬业。当然,纺机企业也要审视自己的不足,要认真考虑如何依托中国这个比任何国家纺织产业链条都完整的成长沃土,且有行业在不断推动产需的交流和对接的状况下,将自己的工作做更好。
程隆棣教授在总结交流信息时对会议中企业的信息进行了梳理,首先在现有装备技术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方面的问题,行业企业应考虑好如何进行品质把控。纺织企业是不是能与纺机真心诚意的互动非常重要。其次,纺织企业要有对新技术快速掌握的欲望。同时,设备也要进行更加便捷的设计,让设备实现傻瓜式的应用。再者,就个性化生产问题,很多企业都是个性化生产,对于通用性设备如何进行配合需要企业认真研究。最后他围绕行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析,并对一些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探讨。
作为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力促的联席会议,两协会致力于通过两大行业的紧密沟通与交流,携手积极应对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集中资源攻关,更有效地提升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此次会议很多企业表示,这样的会议不仅让产需有了紧密交流的机会,还包括了行业企业对当前宏观生存环境的客观分析,对产业发展大势的理性判断,以及对关乎行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在产品、技术乃至销售等方面的策略和方法交流,对于产需携手推进行业和企业极具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