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技术攻坚的尖兵,在专业领域执着探索、深耕不辍。他们,更是引领突破的先锋,凭借精湛技艺和不懈追求,推动科研创新与技术进步。魏桥创业微信公众号聚焦集团公司各领域或各业务板块的技术创新领军团队和技术能手,为您讲述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攻坚克难的智慧与经验,见证他们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坚实足迹,感受他们创新引领的先锋力量。
鲁少朋是威海工业园第四分厂后纺车间的平保队员,2018年3月入职以来,靠着勤奋好学、踏实苦干,从技术新手成长为车间骨干,2024年获评“先进工作者”。他专啃修旧利废的“硬骨头”,用精准维修为公司省下近20万元,成为车间节能增效的标杆。
小维修省出大效益。在设备故障处理中,鲁少朋总能从“小问题”里挖出“省钱门道”:针对自络单锭防毛羽喷气电磁阀易损问题,他积极展开自主维修,通过研究机芯电路原理,找出解决方案,最终成功修复设备,为同类设备维修积累宝贵经验,取得显著降本成效;防扭结装置后盖总磨损换新,他通过技术改造延长设备寿命,节省资金2.5万元,且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和用气消耗。
跨车间破解故障难题。不局限于本车间,鲁少朋还主动帮兄弟车间解决疑难问题:细纱车间伺服驱动器、变频器有问题,他利用休息时间查资料、排线路板,成功修复了多个PLC模块、伺服驱动器和变频器,节省近6万元换新费;清梳车间变频器通讯模块失灵,他拆板分析,发现是电源模块故障,仅花几十元换模块就修好了设备,省下近万元费用。
车间里不管是几十元的电捻杆,还是上万元的设备配件,大家遇到问题都找“小鲁师傅”,他从不推辞,热心帮忙。从后纺到细纱、清梳,鲁少朋用“啃硬骨头”的坚韧劲儿,为设备稳定运行和生产降本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韩志富是热电二分公司化水车间主任,深耕电厂化水领域24年,他以“绿色高效”为靶心,一边靠技术创新破解节能难题,一边凭“传帮带”培育技术梯队,以青春担当助力企业高质量转型。
从对标到实践,啃下节能“硬骨头”。为找准节能方向,韩志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次赴先进单位对标取经,还邀请膜技术专家现场交流,把外部经验转化为创新底气。在实践中,他精准直击成本痛点:主导实施余热回收再利用项目,每年节省蒸汽费60多万元;针对生产用尿素外购成本高的问题,引进设备自制溶液,成本直降50%,还能稳定供应周边厂区。
他还通过精细化管理挖掘节能潜力——公司推行运检分离后,要求制水水耗、药耗分析细化到每个班次,从指标波动中找症结、纠偏差,推动制水系统指标连年下降,成绩稳居同类机组前列。
育人才筑梯队,夯实发展根基。作为管理干部,韩志富深知“传帮带”的重量。他将自己的专业经验倾囊相授,推动内部技术交流,培养出多名基层管理人员,车间连年实现零事故、零误操作,连续多年获评“先进车间”。在公司职业技能鉴定中,他多次担任理论与实战主考官,为选拔高技能人才把关。
如今,面对企业绿色转型新形势,韩志富仍带领团队深耕节能领域。他常说的“降本增效就像干毛巾再拧一滴水”,正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来源:魏桥创业